制造强国:需要这样坚韧执着的步伐

2015年01月28日00:00

来源:解放日报

  解放牛网-解放日报1月28日报道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在为全世界供应物美价廉工业制成品的同时,诟病之声也不绝于耳——原创能力问题、技工培养问题、工艺水平问题等等,都让国人面临尴尬。

  要让中国真正成为制造强国,我们必需要勇于承认这样的基本现状,更要勇于改变这样的现状。以下一组稿件所反映的年轻人在汽车设计和制造领域不断探索、不断奋进所体现的坚韧与执着,让我们看到了强国路上的坚实脚步,也让我们对这些年轻人充满敬意。

  誓将蓝图变风景

  董新文——上汽通用五菱造型部创意外饰经理,主要负责宝骏730外观设计。对这位帅气阳光的80后而言,人生最大的满足,莫过于当设计蓝图变成海量街头风景那一刻。

  董新文负责团队整体运营。宝骏730从2012年立项以来,他和他的团队就设计过数不清的外观方案,否定、再否定、直至肯定。用他的话说,车型外观设计就是美学与实用主义间寻找最佳点。宝骏730的前脸设计,被众多媒体认为是“大气端庄”。董新文说,这就是一个美学与实用主义平衡的很好例子。前格栅要保证进风量这是实用,而“V”字是宝骏家族的风格,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最后形成现在你们看到的方案。

  艺术来源于生活,创意设计也同样来源于生活。很多车友会注意到宝骏730后保险杠比一般车低一些,这是什么缘故呢?董新文有一个很平常的用车体验:一次他到机场接女友,发现因为尾厢高,女友放行李时很吃力。上车后,董新文就想:为什么不把后保险杠设计得低一些,让尾厢低一些,让女士也可以轻松抬重物上车呢?这个低保险杠的设计因为这个故事,说服了设计主管,也得到了车主的认同。

  接到宝骏730外观设计任务后,董新文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从新车的定位看,这是一款家用MPV;对80后而言,一辆车搞定421家庭或二孩家庭,宝骏730有着它的优势。董新文毕业后就来到柳州工作,虽然远离山东老家,但他的梦想却是把爸妈接来柳州一起生活。董新文认为,这款车就是为自己这代人设计的。所以,“为它做设计也就是为自己做设计。”

  中国元素,不是符号和元素简单拼接

  “中国元素”,是近几年中国上市新车中常被提及的话题。为了能设计出更有“中国味”的车型,一些国外的设计师或团队甚至专门到中国潜心研究,获取对中国人文等方面的认知,从而抽象成“中国元素”运用到所设计的汽车上。

  那么,这种“中为洋用”的方式,是否能做到对中国文化的透彻理解呢?在传祺旗舰车型GA6上市的前一天,广汽研究院造型总师张帆畅谈了自己在设计GA6时对“中国元素”的思考。

  在张帆眼中,所谓“中国元素”,不是把一些符号、元素进行简单拼接,而是要在设计上体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中国情感的承载。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中国文化要有足够深的体会。

  张帆举例:GA6前脸设计,神态上与中国的南狮相似,形象威武。这种理念,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门神、石狮避害平安的符号意义。设计师采用这种设计元素,希望驾驶者开车时能得到庇护,这也是传祺品牌安全理念的一种延伸。

  一个成熟的汽车品牌,必定要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张帆说,“功能决定形式”是以往著名的设计理论,但当今社会,产品功能容易实现,情感上的需求却难以获得满足。所以在GA6的设计形式上,他希望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更多地满足情感上的需求,提出“形动?心动”理念——From Follow Emotion,形由心生,心随形动。

  今年,传祺品牌采用了全新的家族风格,FlyingDynamics凌云翼的设计,更为符合当下主流的审美潮流,更能表现产品的张力,这一设计也首先应用在GA3S视界及GS5速博上,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部分消费者反映GA6量产后,造型不如概念车精彩。张帆说,大家认为因为量产,一些细节不得不向工程制造妥协,最终损失概念车特有的精彩,其实不然。事实上,很多时候汽车设计是先进行量产定形,再根据量产车型制作概念车。GA6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确定现在量产车的外型,之后才制作了今年在北京车展发布的GA6概念车。

  总有人站出来———“我来负责”

  作为一款战略车型,启辰首款SUV T70市场意义非凡。在车辆设计总监姚斌眼里,T70的到来更为重要——如果说,以启辰D50为代表的1.0时代解决了启辰从无到有的问题;T70的出现,则标志着启辰进入自主研发的2.0时代。

  2010年,东风日产“423”项目启动时,技术中心仅有300余人,他们同时还要负责其它车型的相关开发工作。为此,当时技术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几乎全部成为了启辰项目开发工作的参与者。由于是首次独立承担整车开发,项目团队显得谨慎而兴奋。

  姚斌回忆起最初的情形时表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个项目。项目确定完全由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团队主导后,兴奋之余更多的其实是担忧,不过好在我们有一支敢于挑战的团队。”

  “423”项目中包含了大大小小数不清需要攻关的课题,但每一个课题总有人站出来说:“我来负责!”启辰启动之初,负责启辰品牌研发技术的徐建明第一个说出“我来吧!”随后站出来的,是启辰D50首席开发工程师姚斌;再接着,是负责联合供应商开发的采购总部副总部长秦华、负责车身造型方案的年轻工程师陈世耀、负责传动系统的年轻工程师李安全。

  姚斌说:“开发一款新车对于研发部门来说真的是‘压力山大’,但是经历过这个项目后,我们的团队成长了,同时也向公众证明了东风日产的研发实力。”

  开发过程中,开发团队采取实验——改进——再实验的方法,直至参数稳定。当时的试验,包括急倒车、急刹车、急起步、在严寒极地环境进行耐寒试验、在高温中进行耐热试验等,每一个难题都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一被攻克。

  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423”项目如期完成,并让每个参与者感到自豪。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