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3月30日报道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如何理解并迎接目前最新最流行“互联网+”这一概念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呢?
朋友圈中曾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邮政行业不努力,顺丰就替他努力;银行不努力,支付宝就替他努力;通讯行业不努力,微信就替他努力;出租车行业不努力,滴滴快的就替他努力……”
这个说法虽有点夸张,却又是现实的反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见了“上汽恋上阿里”和“北汽邂逅乐视”等这些跨行业的合作,正悄无声息地重构着汽车行业的版图。
若说整车企业往“互联网+”方向发展是未来的趋势,那么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的进程则是现在时了,或者说,这里才是汽车业可最快点燃“转型火苗”的试验田。
产品普及率高、消费起点低等原因,让汽车后市场能快速培养用户成为了可能,其用户体验的门槛比起整车电商而言,实在是低太多了。为此,不少中小型的用品服务商,乃至汽修服务点都开始尝试往电商方向转型,手机客户端诸如养车点点、养车宝等APP的兴起,更是有助于这些原本只靠实体店选址、人工派传单的小型企业,多了更多新的客户宣传渠道。
“之前我们是提供实体会员卡的,但现在正在尝试业务转型。”一家汽修企业老板曾表达了这样的看法:“我们更喜欢客户能尝试使用我们的客户端,直接透过手机A PP客户端来完成洗车、修车预约以及支付。”运营便捷度的提升,以及客流的增加,让这位老板感受到了“互联网”所带来的“红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聊起“互联网+”这个话题时,一家已成功运作7年并获得了融资的电商网站创办人分享了这样一个看法:“互联网让电商等行业有了机遇,移动互联的兴起则是这些新业务飞速发展的最大动力,就看谁能把握住这个机遇与动力。”
是的,若不创新,可能就会失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