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条例解读有误区 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2015年07月23日00: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微博]

  核心提示: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汽车生产者信息备案公开情况评估结果,并进行了解读。评估结果显示,仍有部分车企对三包条例进行规避,而且手法多样。那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对于汽车三包条例有哪些认识误区?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确保自身正当权益不受侵害呢?

  误区一:不在4S店保养自动“脱保”

  在质保期内,不在4S店保养就不能享受质保的优惠,这似乎已经是过往广大车主心里面的潜意识,也是绝大多数4S店都遵此执行的潜规则。于是,这个潜规则也被延续到“汽车三包”时代了。

  根据质检总局的解读显示,在随车的保修保养手册上有一个问题:“强制要求用户到4S店维修保养,否则免除消费者三包权利。”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不在4S店保养就算自动“脱保”。不过这其实就是一个霸王条款,即便是白纸黑字写在手册上。

  对策:一些生产厂商强制把到4S店保养、维修与三包权利捆绑在一起,其实是剥夺了用户选择权。从目前的时间上来看,三包政策实施还不到两年时间,因此由于维修、保养而发生纠纷的案例还不是很多。但对于广大车主来说,在三包时代清楚认识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是非常必要的。

  误区二:美规车不提供“三包”

  部分车主为了能够以更便宜的价钱买到豪华车,会选择到一些进口车经销商的店买“美规车”,也就是购买通过合法渠道从国外进口而来的汽车。这些汽车其实是按照国外的相关法律和市场需求等生产的汽车,因此一些进口经销商以这些车不是在中国生产作为借口,向消费者谎称没有或极力避免实行“三包”。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能拿到三包凭证。

  事实上,按照“汽车三包”的相关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进口家用汽车产品到境内销售的单位视同生产者。美规车代理商或进口车经销商同样需要承担汽车“三包”责任。那怎么能说国外进口车就不用承担三包责任呢?

  对策:有些商家以“登记为公司车辆”或以二手车来出售等手段规避三包责任。实际上,即便是公司车辆也可以享受“三包”承诺。关键是不少经营美规车的商家连提供维修保养的能力都不具备,更何谈实行三包呢?因此,想以较低价格买豪华车的车主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误区三:整车厂家不管轮胎

  质检总局调查发现,在提交汽车三包备案信息的104家汽车生产者中,有13家生产者在保修保养手册中规定,汽车生产者不承担轮胎保修义务,轮胎的保修由轮胎生产商独立承担。这就意味着,如果轮胎在三包期内发生了质量问题,消费者不能去找厂家和4S店,而应该去找轮胎生产商。

  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根据“汽车三包”条例规定,轮胎已经被列入了13类易损耗零部件当中,整车厂家应该针对这部分零部件自行设定质保期。因此,汽车生产者三包不用管轮胎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对策:轮胎是平时开车很容易出现问题的零部件,如果发现轮胎出现质量问题,而非自身驾驶原因造成,就应尽快查查随车所发的三包凭证,看有没有过质保期?如果没有过的话,不要客气,赶紧联系经销商吧。

  误区四:零部件划分“潜规则”

  三包对所有的零部件都有很详细的划分,哪些损坏可以退车,哪些损坏只能维修更换?这些都有明确的规定。不过,根据质检总局的调查,在厂家出具的三包凭证上,存在两个关于零部件的重要问题:一是发动机和变速器总成,以及汽车系统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少于国家标准规定,涉及的厂家有26家;二是易损耗零部件的种类范围多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涉及此类问题的汽车生产者有三家。

  很显然,如果有心的厂家把原本是主要零件种类发动机、变速箱上的零部件改成易损耗零部件,那么如果发动机或变速箱出现严重故障,也就只能修而不能退或换车了。

  对策: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车主可以直接去查询一下“汽车三包”条例对零部件的具体划分规定,对比一下就清楚了。

  误区五:改装未必不能三包

  在一些汽车生产厂家对三包的规定中,限定了车主对汽车的改装、加装。也就是说,如果车主对汽车进行改装、加装,那车辆再出现任何问题,也不能享受三包的承诺了。这个规定看似有合理性,但实际上却违反了汽车三包条例。

  比如说,如果车主只是改装了车灯,但变速箱却在质保期内出现了质量问题,那显然不是车主改装所致,变速箱当然还应该享受三包政策。但如果是车主加装、改装的地方出现问题或引起问题的话,那就无话可说了。

  对策:事实上,改装、加装如果涉及电气、电路等比较关键的部位的话,有时候的确很难划分责任,极易产生纠纷。因此,如果有加装和改装的需求,建议车主朋友还是在4S店里进行为好,同时保留好相关单据,以备不时之需。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