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旺
汽车价格战就像社交游戏“萝卜蹲”,你蹲完了我来蹲,稍不注意就会被淘汰。3月9日,从湖北刮起的降价“东风”,陆续吹到其他省市和品牌,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燃油车品牌居多。
2023年伊始特斯拉掀起电动车降价潮,比亚迪等国产品牌快速跟上。到了这两天,竞争的多米诺骨牌再度破圈,消除了燃油车和电动车的观念藩篱,汽车品牌不分油电,一起求解价格博弈。
以前,燃油车拼燃油车的,电动车拼电动车的,前者份额大一点,后者份额小一点。尽管都知道新能源是趋势,总觉得针锋相对再等等,取而代之还有点远。
这一幕像极了2008年前后的手机产业大战,苹果智能机锋芒毕露,但诺基亚功能机王位尚稳,嗅到了危机的味道,不知道决战在哪天。
而热闹总是从挑战者开始的,它们新鲜而张扬,充满不确定性却又成长性惊人。新能源新动力与智能化同步出现,再配上“成本杀手”,构成了电动车颇具诱惑的三驾马车。
最初阶段,电动车攻城略地只是同门切磋:从特斯拉“狼来了”,到蔚来、小鹏等国产新势力崛起,有的大步流星争夺销冠,有的PPT造车命悬一线。
及至今日,百花齐放的局面初具形态,国产电动车不怕了,也更怕了。不怕的是,“狼来了”的特斯拉,也得价格一降再降谋市场。更怕的是,走出熟悉的江湖,电动车得去燃油车的圈子问问道。
哪条道最难?不好说不好答,至少得盘一盘BBA。所以这几个月,比亚迪、吉利一个接一个“仰望”“银河”话高端,很有勇气也狠狠捏了一把汗。
电动车飙身价刚刚开始。BBA接下来坐得住吗?我们也不知道。不过以燃油模式矗立百年的品牌地位看,豪华车三兄弟以精准的目标客户分层,避开了车圈常年内卷:燃油车价格战伤不到,电动车价格战也沾不到边。
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是能源和生态革命进程上不可逆转的零和博弈关系,更新换代的长远压力要传导,价格PK的即时压力也要传导,在国内市场,中低端燃油车承载了大多数,要么迅速转产新能源,要么大幅降价应战,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应该庆幸的是,豪华燃油车有窗口期,中低端燃油车也有转型的气口。毕竟目前消费者决策并非完全以价格来对标油电,随着产品体系和性能参数日益复杂化、专业化,新能源要补的短板很多,就成了燃油车迁移既有优势加速转型的机遇期。
慢一步不可怕,怕的是步步慢,当库存、销量的压力已经需要价格传导,就得真正重视起来。自身的缓慢等于给对手开了加速器,自己的量变不努力,对手的质变可能就在下一秒。
最近火热的人工智能ChatGPT大模型,昔日令人扼腕的手机霸主诺基亚,是一正一反两个典型案例,在不可逆的技术和产业趋势下,要么加大投入快速迭代,要么动作迟缓终被淘汰,油电转型中的汽车品牌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