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汽车产业变革的提速正在让汽车产业版图加速更新。从汽车产业变革的“上半场”电动化到“下半场”智能化,各种新技术的加持与融合使汽车业不断打开新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深刻改变着汽车产业格局:一方面,产业快速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机遇,让拥有资源禀赋的地区得以成为汽车产业新军;另一方面,传统汽车重镇也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新赛道上找到了升级换挡的好时机,而新老汽车产业集群共同构筑的正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竞争力。
重庆:汽车重镇加快竞逐“新赛道”
记者 黄兴 重庆报道
翻开重庆几家新能源车企1月份的销售报表: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售2.8万辆,同比增长106%;赛力斯问界销售4400余辆,同比增长449%,累计交付超8万辆;阿维塔开启交付1个月就已突破2000辆……数据显示,“重庆造”新能源汽车销售迎来“开门红”,延续了去年以来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记者了解到,当前重庆正以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牵引,政府助力、企业发力同频共振,在科技创新、产品打造、生态营造等方面持续深耕,蓄力推动产业发展能级跃升,汽车产业加快向新能源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加码科技创新
重庆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之一,在传统汽车领域形成较强优势,产量曾一度位居全国城市首位。锚定汽车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2022年8月,重庆提出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从“做大增量”“提升存量”“做优生态”等方面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等有利因素带动下,2022年重庆汽车产量再次迈上200万辆台阶,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重庆已集聚16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正加快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赋能汽车产业发展。
走进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集电驱系统引人注目。它的体量同一般燃油发动机类似,却集电机、减速器、电机控制器、交流充电等多功能于一身。产品的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攻克了电池包从内部加热的难题,可让电池包在极寒环境下使用。
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每年将不低于销售收入5%的资金投向研发,已掌握智能互联、智能驾驶等领域的600余项智能低碳技术,部分已搭载在量产车型上。依托自主打造的智能汽车数字化平台架构,未来几年长安汽车将相继推出20余款智能电动汽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汽车行业持续加码创新研发,全市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5%。目前,重庆在纯电动、插电式、增程式、氢燃料、换电式等多种技术路线全面布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多个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加速崛起。
力促产业“换挡”
在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工人们正紧张忙碌着车辆生产的各道工序。该公司助理副总裁雍军说:“阿维塔品牌集成了三家企业在整车制造、软件科技和电池领域的优势,实现汽车产业与ICT企业跨界融合,有力提升了产品力和品牌力,首月交付就超过了2000辆。”
像阿维塔一样,赛力斯近年来也强化与ICT及互联网等企业跨界合作,与华为联合推出的问界品牌获得市场青睐。在汽车产业创新平台方面,重庆相继引进了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中心、清华大学李克强院士团队等重大创新平台,推动汽车与软件、电子等行业融合创新,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得益于以科技创新驱动汽车产业发展,并持续强化汽车产品及技术创新,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品品质及品牌加快提升,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筑牢基础。2022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约达37万辆,同比增长142%,占全市汽车产量比重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至17.7%,新能源汽车支撑行业增长作用日益显现。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随着一批中高端新能源车型上市热销,有力推动重庆汽车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正在改写过去‘重庆造’汽车价格低廉的固有印象。”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万亿集群
在长安汽车渝北新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基建设备轰鸣作响,现场忙碌而有序。这个整车项目投资额达63亿元,今年底建成后将具备年产28万辆新能源整车能力,助力长安汽车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
“像这个项目一样,当前理想汽车、吉利极星等新能源整车项目都将在年底至明年初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做大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量,提升重庆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重点项目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打造,重庆市经信委还建立全市汽车产业重点项目库,将会同相关区县滚动推进176个重点项目的引进和落地实施。
发力重点项目之外,重庆还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赋能汽车产业发展,力促汽车产业动能转换,向新能源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未来,重庆将支持长安汽车、赛力斯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并实施‘汽车核心软件’等重大项目研发,推动核心技术产业化,提升‘重庆造’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含量,不断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品牌竞争力。”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零部件等产业链生态也要持续发力。“我们已集聚了200余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核心关键零部件配套加快完善。”重庆市经信委汽车处副处长王昭杰说,下一步,重庆将依托“链式招商”等推进补链强链,一方面做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一方面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具体路径上,重庆将实施“赛马机制”,支持创建13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筹划成立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团,同时还将接续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壮大新能源“大小三电”规模,补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智能网联零部件,并尽快形成汽车芯片、传感器的本地配套能力。
此外,提速汽车产业发展,重庆还将持续打造新能源汽车使用生态,以场景建设支撑产业发展。如加快充换电站等补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到2025年底建成充电桩超过24万个,建成换电站200座,同时还将统筹“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发展相关的基础云控平台、智慧道路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试点城市,创建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黑龙江:东北寒地变身试车产业“热土”
记者 管建涛 孙晓宇 王鹤 哈尔滨报道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漠河市等地,经常能看到一些包裹严密的“斑马车”在路上穿行;一块块平整的结冰湖面划出多个车道,很多地方因为寒区试车“一冰难求”……
这是我国寒区试车产业的缩影。近年来,我国寒区试车产业快速发展,试车版图不断扩大,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经过多年发展,黑河试车量已占到全国80%左右。寒区试车成功将“冷资源”变为“热经济”,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寒区试车版图不断扩大
今年2月初,黑河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在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有限公司一处试车场,一汽-大众试车员王佳义正在测试车辆的电子稳定系统,飞驰在雪地上的汽车溅起飞舞的雪花。
寒区汽车试验是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人员在高寒天气下测试整车、系统及零部件在极限载荷下的表现,从而不断优化车辆性能。
黑河市地处中俄边境,同瑞典等世界试车产业发达国家同属高纬高寒地区,发展寒区试车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黑河寒区试车高峰期,一辆辆贴着车衣、处于保密状态的“斑马车”遍布大街小巷,让这座边陲小城热闹起来。
经过多年发展,黑河已成立8家寒区试验企业、16个试验基地、24个专属试验基地,与一汽、特斯拉等170余家国内外整车、零部件厂商建立起了合作关系。目前黑河寒区试车量已占到全国80%左右。
随着黑河寒区试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甚至出现“一冰难求”的情况,试车企业也在不断开辟新的试车场地,形成了以黑河市区为中心,逐渐向周边辐射的试车产业链。黑河在爱辉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市、孙吴县建成汽车试验场8处,各测试场地均建有ABS跑道、冰上环形跑道等,满足不同条件下的试车需求。
黑龙江寒区试车版图不断扩大,一些试车企业和汽车厂商也在不断“逐冷而行”,为延长宝贵的试车周期,将目光对准地处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市。
“黑河每年一般要12月5日以后才能上冰面试车,而漠河11月15日到次年4月20日均可进行测试,可将试车周期延长一个月左右。”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鑫宏说。
创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作为黑河开展寒区汽车测试的领军企业,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发展迅猛。“2006年我们建设了第一条ABS道路,此后又为上汽-大众建设了专属实验基地,经过多年技术积累,目前已在嫩江、五大连池、漠河等地都建设了测试基地。”赵鑫宏说。
2016年,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配备了针对汽车主机、轮胎等多个项目开展测试的近50人的专业人才队伍,采购了先进的汽车测试设备,从场地、技术到服务都得到了整体提升。
赵鑫宏告诉记者,公司正朝着从提供场地服务向提供技术服务转型。“红河谷从成立开始,就参与各种标准的起草,目前一共参与整车、雪地胎、零部件等近30项国家高寒试车标准的起草,有包括软件著作权近50项知识产权,可以承接委托试验。”赵鑫宏说,疫情期间公司承接的完全委托试验收入就超过千万元。
为了推动试车产业发展,黑河市于2006年成立了试车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黑河试车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各职能部门按图索骥,围绕寒区试车产业密切协调配合,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试验车辆没有路权,有些车辆需要在社会道路上进行测试,如何发放试验牌照?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让这些车安全上路?这是发展寒区试车产业的地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黑河市工信局局长刁卫东说,2019年黑河市成立了试车接待服务中心,将试车办、交警、路政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织到一起联合办公,为试车企业提供登记备案、发放通行证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王佳义驾驶车辆的风挡玻璃后方摆放着一张试车通行证。他告诉记者,只要提供合规手续、通过车检,一个小时之内便可申请试车通行证。在进行匀速测试或新车路试时,将试车通行证放在风挡玻璃前,只要不违反交规,交警不会拦车检查,避免影响车辆测试数据。
为给寒区试车产业创造良好的软环境,《黑河市寒区试车产业服务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围绕明确发展定位、支持产业升级、规定部门责任、推进协同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优化服务环境等作出法律规定。
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黑河市通过举办试车节,整合试车、赛车、售车元素,促进“三产”深度融合。2020年,“首届黑河寒区试车节”成功举办。今年1月8日至10日,第二届黑河寒区试车节举办,期间还举办了招商推介,极境冰雪挑战、雪地越野挑战、智能驾驶体验等活动,让“速度与激情”在寒地激发更大动能。
黑河市正在着力打造路谱全面、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寒区试车高新技术产业园,集汽车测试、研发检测、智能网联及汽车文化、康养旅游等于一体,投用后将成为寒区试车综合性服务平台。
寒区试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正常年景试车季,每年约有国内外200家车企、7200人到黑河试车,带动当地酒店、餐饮、零售业、交通运输等方面收入五六亿元。“试车产业对我们酒店业绩的拉动很大,每年12月开始,车企的测试人员就开始陆续入住,一直住到次年3月初,占同期入住人员的80%以上。”黑河商贸大酒店总经理苗占文说。
在黑河商贸大酒店一楼的一家超市内,操着各地口音的消费者正在选购商品,这些人多是来到黑河从事寒区试车的工作人员。“我们超市地方特产品种十分丰富,试车工作人员经常买木耳、豆油、大米……返程时还会买一些送亲友,有时都成车买。”超市负责人边境说,试车产业直接拉动了日用品和食品的销售。
漠河市是旅游城市,很多人前往漠河“找冷”“找北”,寒区试车产业则成为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漠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漠河寒区试车产业已经涉及材料涂层、电子元器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多个测试领域,2021-2022年度到漠河进行汽车寒区测试的企业40余家、各类车辆1000余台,参与测试的工程师、驾驶员1300余人,在漠河直接消费额超过4000万元。